【丹阳时评】城市更新,以“心”焕“新”

在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更新与变革是永恒主题。近日,宜昌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名单,其“走心”模式引发关注。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便是生动范例,诠释了如何让历史与现代交融,彰显城市更新对文化底蕴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双重提升意义。

守护文脉,在修旧如旧中镌刻城市记忆。始建于1877年的二马路,曾是宜昌近代商业核心区,有“华尔街”之称,承载着城市商业记忆与文化基因。随着城市重心转移,老街渐趋沉寂,2021年启动的更新项目使其迎来转折。秉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最小干预”原则,宜昌组织文史专家走访调研、查阅资料,编写《沧桑二马路》,为历史风貌还原提供依据。大阪仓库、太古楼等6处保护文物,以及满意楼等50余栋历史风貌建筑,经专业修缮重现神韵;邮政巷、和光里等特色街巷肌理被完整保留,砖石巷道皆成历史的诉说者。这种对历史的敬畏,避免了城市更新中独特性的丧失,为文化底蕴积淀注入厚重底色。

民生为本,在细节改造中提升幸福质感。“走心”的城市更新,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马路项目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对街区内20个小区、44栋建筑全方位升级。改造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解决生活“老大难”;优化道路规划,增加停车位和充电桩,缓解交通与停车难题;更换门窗、改造建筑立面,提升居住空间安全性与美观度;增设景观绿化和城市家具,打造家门口的休闲空间。此外,更新注重社区人文环境营造。通过邻里节、文化沙龙等活动,增进居民互动,重塑社区凝聚力。从硬件改善到人文培育,细节处彰显对生活品质的关怀,让破旧街区蜕变为宜居宜业的家园,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持续提升。

业态焕新,在古今碰撞中激活街区活力。宜昌以创新思维为二马路注入新活力,实现历史与现代融合。更新中贯穿运营前置理念,引入重庆奥雅公司策划运营,结合市场需求与居民、游客期待规划业态。通过租金减免、政策扶持,吸引本地文创、特色餐饮、潮流品牌及外地优质商家入驻。贰场咖啡与酒吧融合花店、咖啡与酒吧,打造时尚空间;橘子面团烘焙店融入宜昌柑橘元素,传递家乡味道;太古楼变公益展馆,以现代科技重现宜昌近代开埠史;大阪仓库成为集书屋、民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所;满意楼成民间艺术和非遗展示中心。多元业态集聚,既激活商业氛围,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实现历史与商业价值双赢。

文化赋能,在活动创新中彰显城市魅力。丰富的文化活动是宜昌城市更新“走心”的生动体现。“二马路·2025·新片场”主题活动、国风巡游、舞狮表演、现代话剧、邮文化展等轮番上演,线上线下互动,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春节期间,二马路日均客流1.25万人次,线上话题曝光超千万次。这些活动以历史为根基、创新为驱动,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带来丰富精神体验,也成为展示宜昌形象的窗口,提升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让二马路从地理空间变为承载城市文化魅力的精神地标。

宜昌二马路改造是城市更新“走心”的范本,证明唯有守护文脉、心系民生、创新业态、赋能文化,才能提升文化底蕴、改善生活品质,实现历史与现代共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名单,既是肯定也是新起点,期待宜昌延续“走心”之路,让城市兼具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作者 顾家店镇人民政府 何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