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中元显孝人间世,共筑祭祀新风尚

9月6日,农历7月15日即传统的中元节,也称鬼节,关于“突然不害怕中元节了”“中元节的由来”“绿色文明祭祀”等话题刷爆社交平台,多元视角的碰撞拓展了更为理性的节日思维解构。新时代传统祭祀节日,不论是舆论视角的解读,还是政府对移风易俗的管理,均呈现更为理性和谐的共生场景,使得传统中元节成为更深刻的文明实践。

中元祭祖并非迷信活动,文化内核是敬祖显孝,是“孝节”而非“鬼节”。“七月半”作为一个成长童话里的恐怖故事,是不少小孩的童年梦魇,挑动着大多数人心中的恐惧。追溯中元节的由来,其源于古代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是民间庆祝丰收、酬谢大地的日子,祭祀是为了向祖先报告、追怀先人,该节日的文化内核是敬祖显孝。中元节传达的敬畏精神与感恩文化正是当下渐冷社会所缺失的精神意识,“突然不害怕中元节了”议题的持续走热,正是觉醒的年轻一代正努力传递着父母辈感恩情怀,打破中元恐惧的幼时刻板印象,演变为一个直面怀念的新风尚,油然而生的历史感与敬畏感交织着理性,那些我们害怕着的虚构鬼,可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高分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句经典台词“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请记住你爱着与爱过的人”。作为成长在社会体系里的整体分子,家庭、家族、血缘勾勒人之生命体的多重链接,在这样真实而鲜活的日子里,生而为人感受到了多样的爱,哪怕有些人离开,但是爱是永不遗忘生生不息。中元节不再是童年记忆里不好的节日,而是奔腾生命里的忆故人的新风尚,中国人的孝道在时代的齿轮里历久弥新,璀璨夺目。

搭建中元定点祭祀安全点,铺设绿色文明活动专项线,传递思念与文明新风尚。早在节日来临之前,湖北省多地便积极行动,开展倡导文明祭祀的宣传活动,通过划定集中祭祀区域、创新宣传形式等举措,引导群众以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式表达哀思。例如,宜昌伍家岗区发布中元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缅怀、网络追思等绿色方式,并提醒市民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确保祭祀活动安全有序。十堰市消防救援部门结合真实案例,向市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详细讲解祭祀用火注意事项,增强公众火灾防范意识。黄石大冶市今年明确设置了八处集中祭祀点,严禁在非指定区域焚烧冥物。荆州市、鄂州市在中心城区科学布局多处标准化祭祀点,并安排专人值守巡查,全面保障祭祀活动安全开展。政府以早布局的抓手为民众缅怀护航,想在人先,守在民后,打破过往被动的局势,为社会整体安全护航,同时拒绝一刀切,以更加人性化的思维促进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创新。新时代政府共筑中元祭祀新风尚,彰显传统孝道文化的时代魅力。

新时代更需要理性的文化传承者,新青年践悟新思想,政府以新理念催动新建设,人性化承载千年文化底蕴,以理性“新风尚”筑牢文化自信根基。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历经传承、曲解、抛光等守正创新,在新的时代回归理性审视,敬畏生命、祭祖感恩、彰显孝道等正向定义,以中元节为代表的传统祭祀节日的欣赏性解读,正验证着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的提高,坚定着我们的文化自信,践行新世纪文化使命。

(作者 七星台镇人民政府 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