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在“立地”与“顶天”之间打造湖北特色旅游产品

近日,湖北省宣布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将于9月6日至10月5日在宜昌举办,本届旅游节聚焦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与惠民服务,不仅推出“礼遇‘峡客’惠游宜昌”等系列活动,更邀请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境外旅行商、国际旅游组织代表及OTA平台、航空公司代表共聚湖北,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当前,旅游市场持续升温,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已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在各地纷纷借助流量营销、服务升级以打造长效文旅品牌的背景下,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坚持“立地”与“顶天”并举,一方面以惠民初心夯实服务,真诚待客,另一方面以开放姿态对接国际,打造具备全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以“向下”的惠民初心,提供真诚的待客服务。旅游的本质是服务人,唯有用心的产品和真诚的态度,才能赢得游客的认可与口碑。重庆地铁开设“背篓专线”传递城市温度,湖北宣恩市民主动开放自有住房并获政府快速支援,设立免费住宿点,均体现出待客之道的善意与弹性。本次旅游节进一步推出“一票多日”“一元畅游”等政策,游客可凭身份证享受六大景区七日多次进出权益,甚至以一元抢购门票。真正从游客需求出发,让利惠民、优化体验,方能塑造持久声誉。

以“向上”的国际视野,打造开放的迎客产品。文旅产业需借镜全球、融汇智慧,方能拓宽思路、提升格局。贵州“村超”从草根赛事发展为吸引多国球员参与的国际交流平台,便是典型例证。本次旅游节则通过“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面向世界推介“神武峡”“赤黄红”等精品线路,并汇聚国内外峡区旅游代表及专家,共议“世界级峡区旅游目的地”建设路径。借助此类高端平台,湖北正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本土文旅产品走向国际。

以“融合”的创新理念,打造专属的文旅名片。唯有将惠民初心、国际视野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既具特色又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本次旅游节不仅举办“红油包子技能大赛”将地方美食推向世界,更创新运用长江水面舞台与现代叙事手法,打造沉浸式演出,立体展现三峡风情与楚文化神韵。湖北正以本土文化为根、以创新表达为翼,向世界传递其独一无二的文旅魅力。

在“顶天”与“立地”之间取得平衡,既深耕本土、惠民于心,又放眼国际、借势而行,湖北正在文旅融合的新道路上,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一次节会的创新,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旅态度。以在地文化为根,以全球视野为翼,让荆风楚韵真正融入世界旅游图景,也让世界透过长江三峡,看见一个更加开放、温暖、充满活力的湖北。

(作者 七星台镇人民政府 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