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为40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项重大民生举措,以“量身定制”的保障方案、“无记名参保”的便捷模式、“线上理赔”的高效服务,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织密了一张抵御职业风险的安全网。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兴群体,其劳动权益保障长期面临“三难”困境,劳动关系认定难导致传统工伤保险覆盖不足,职业风险高发与保障缺位形成鲜明对比,流动性强的特点使得参保流程繁琐复杂。此次湖北推出的专项互助保障直击痛点。
保障内容精准化,针对外卖配送、快递运输等行业高风险特征,将意外伤害、意外身故、意外医疗纳入保障范围,最高5万元伤残互助金的设置,较一般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其保障力度更大,真正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参保模式创新化,突破传统参保需绑定劳动关系的限制,采用无记名方式通过“湖北工会”平台完成认证,前40万名申请者自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零门槛参保”,彻底解决了灵活就业者因身份模糊无法参保的难题。服务流程数字化,从入会申请到线上理赔全流程“指尖办理”,依托全国总工会“职工之家”APP实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大幅降低了劳动者的时间成本和维权难度。
这项民生工程的价值不仅在于保障力度的提升,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治理智慧。协同治理的典范,由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与省总工会共同出资,将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形成“公益+商业”的多元保障模式,为破解新就业形态保障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数字治理的突破,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参保数据实时归集、风险动态监测、理赔智能审核,既提升了服务效率,又为未来构建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据库奠定了基础,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权益意识的培育,将保障政策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在参保过程中同步开展劳动权益科普,引导劳动者从“被动受保”转向“主动维权”,从根本上提升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平台经济深刻改变就业格局的今天,湖北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通过制度创新让40万劳动者感受到“稳稳的幸福”。这项民生工程不仅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向适应数字经济特征的方向加速转型。期待湖北能在保障内容、参保模式、服务机制等方面持续探索,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新时代共享发展红利,在奋斗路上更有底气、更有尊严。
(作者 百里洲镇人民政府 吴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