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夯实网络安全责任,构建数字乡村“防护网”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当下,网络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乡镇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政务办公的数字化转型,到电商助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再到远程教育丰富乡村教育资源,网络给乡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这一点在乡镇同样有着深刻体现。如今,乡镇的政务信息系统存储着大量民生数据,从居民的身份信息到土地确权资料,一旦这些信息遭到泄露或篡改,不仅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可能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运行,动摇乡村治理根基。就拿基层选举来说,若选举相关的网络系统被攻击,选举结果的公正性将受到质疑,直接冲击民主政治的实现。因此,守护好乡镇网络安全,就是守护基层治理的“命根子”,是维护国家安全在乡镇层面的直接实践。

在乡镇,网络安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当前,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不少农户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但如果网络交易平台的安全防护不到位,农户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交易数据就可能被窃取,导致钱财受损。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骗取农户的银行卡信息,造成农户财产损失,打击了他们参与电商的积极性。此外,网络诈骗在乡镇也时有发生,犯罪分子通过网络伪装成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进行诈骗,由于部分群众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很容易上当受骗,多年积蓄付诸东流。这些都警示我们,提升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是保障群众幸福生活的迫切需求。

面对网络安全挑战,我们乡镇干部肩负重任。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利用乡镇集市、文化活动等契机,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同时,借助“村村播”、微信群等渠道,定期推送网络安全小贴士,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强化乡镇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政务网络、公共服务网络的使用流程,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对于涉及群众信息的系统,要严格权限管理,防止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导致信息泄露。

(作者 顾家店镇人民政府 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