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记者 谢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利用AI合成声音、换脸视频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年人成为易受侵害的高危群体。如何有效提升老年群体对AI诈骗的识别与防范能力?枝江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多项针对性举措,助力筑牢城乡反诈防线。
当前,利用AI技术冒充亲友实施诈骗的案件呈现高发态势。诈骗分子通过采集受害人的声音、照片及视频素材,合成高度逼真的语音与影像,诱骗其转账汇款,涉案金额逐年大幅攀升。在枝江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杜伟提交了《关于加强老年群体AI诈骗预防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AI诈骗风险,加大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市政协委员杜伟说:“我们关注到利用AI技术实施诈骗的案件正在快速上升,尤其很多农村老人、独居老人对新技术了解有限,极易上当受骗。为此我们提出应划定高危群体、培养社区反诈宣传员、借助AI技术开展多渠道宣传等建议,希望帮助老年人增强识别和防范AI诈骗的能力。”
提案指出,应重点面向养老院和留守老人集中村落开展反诈宣传,通过组织活动进乡村、进社区,利用微信群推送警示案例,提升老人对AI诈骗的警惕意识。同时,组织社区反诈宣传员开展上门辅导,帮助老人掌握基本防范技能。还应借助AI技术本身制作防范宣传视频,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渠道广泛传播,实现“以AI防AI”的宣传效果。
“市公安局作为这件提案的主办单位,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研究、听取汇报、督导落实。提案办理过程中,市公安局将养老院、农村留守老人聚集村落及城乡社区作为重点宣传圈层。”枝江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任申呈说道。
在丹阳社区,公安部门工作人员面对面与老人交谈,详细讲解AI诈骗手法,并发放宣传单,提高老人防范意识。老人们表示,以往接触的诈骗形式以信件、面对面诈骗居多,对新型AI诈骗了解较少。通过社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采取悬挂横幅、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宣传,如今社区老人的防诈骗意识已有明显提升。
居民张梁桂说:“现在通过社区的宣传,老人都有这种防诈骗意识了。”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发防范AI养老诈骗宣传单5000余份,覆盖城乡社区;组织骨干力量深入农村村落、养老机构开展面对面宣讲,并发放实用宣传品;市公安局各派出所结合“法治宣教”活动开展反电诈宣传17场次,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此外,还组建了由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的专业化反诈宣传队伍,定期开展老年群体防诈培训,通过案例复盘与模拟演练提升应对能力;编发反诈指南,强化警格对接,精准开展面对面预警宣教;线上通过“长安枝江”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AI养老诈骗防范知识,利用村居网格微信群转发“反诈日记”30余篇、警情通报15期,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强公益宣传引导,全面提升老年群体对AI诈骗手段的警惕意识和识骗能力。
杜伟表示:“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响应高效、举措务实,对提案建议给予了积极且有针对性的回应。防范AI诈骗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持续投入、广泛参与的长期行动。望相关部门能建立健全长效教育机制与应急响应机制,切实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守护好他们的‘养老钱’。”
“下来,我们将把政协委员的提案作为监督和鞭策政府部门提质增效的长期工作,继续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任申呈说道。
一审:何唯
二审:徐露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