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嘴村春播水稻插秧忙

枝江融媒(通讯员 汪晓巍)暮春时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全域国土整治项目推动下,该村通过 "小田并大田" 新增集中连片耕地 400 余亩,不仅吸引大型合作社入驻,更创新引入优质再生稻试验种植,为粮食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枝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村,徐家嘴村通过土地平整、沟渠疏浚等工程,将原有碎片化农田整合为集中连片的 "吨粮田"。新增耕地通过公开流转引入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采用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统一管理,实现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 的现代化耕作条件。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季有余、两季不足" 的气候特点,合作社联合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优质再生稻试验。"传统双季稻需投入大量人力,再生稻 ' 一种两收 ' 模式可节省 50% 劳动力成本。" 农技专家现场测算,再生稻头季亩产可达 650 公斤,再生季亩产预计 300 公斤以上,两季综合效益较单季稻提升 40%。

目前,30 亩试验田已完成催芽育秧,采用 "甬优 1540" 等耐密植、抗倒伏品种,配套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植保等现代技术。"我们引入测土配方施肥和智能灌溉系统,确保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休眠芽快速萌发。" 合作社技术人员表示,通过精准调控水肥,再生稻生育期可缩短至 60 天,有效规避秋季低温风险。

"我们计划三年内实现再生稻种植全覆盖,打造千亩 ' 吨粮田 ' 示范区。" 村党支部书记孟菊表示,将通过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推动粮食产业向绿色化、集约化转型。

随着春耕生产全面展开,徐家嘴村的再生稻试验田已披上嫩绿新装。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