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通讯员 梅慈宇)“快来看看!这个月咱家积分能换一提卫生纸呢!”在问安镇覃家山村的积分兑换超市里,村民张帆手指着家庭积分明细,笑得合不拢嘴。自村里推行家庭积分制以来,这样热闹的场景,经常会在村里的积分兑换超市里上演。
覃家山村的家庭积分制,依托村级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下活动,线上记录”的高效公开透明运转模式。参与安全用电、秸秆禁烧等义务巡查活动,每次加5分;简办红白事,主动不办“生日宴”等宴席,每次加8份。反之,若出现庭院杂物乱堆、不配合村集体事务等情况,则会相应扣分。考评结果不仅会在村级服务平台实时更新,还会在村公示栏张贴公示,确保每一分都晒在“阳光下”,让村民看得明白、比得服气。
积分制推行之初,不少村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积分到底能换啥?光干活没有实在好处咋办?”。眼看家庭积分制推进遇阻,村“两委”干部们率先行动,撸起袖子带头干——村干部们带头参加每周五的“周五清洁大扫除”活动。干部们的身影成了最好的“活广告”,可村民们仍有些犹豫。直到第一批积分兑换活动落地,当看到率先参与的家庭用积分换回了抽纸、牙膏、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捧着实实在在的物资笑着走出积分兑换超市时,大家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以前觉得打扫自家院子是私事,现在攒积分能换生活用品,还能帮着村里做事,一举两得!”村民刘红艳说,如今他不仅每天把自家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主动加入了村里的“清洁队”,定期参加村里组织的清扫活动,积分排名始终稳居前列。
更让村民们振奋的是,覃家山村的家庭积分制创新实践,获得了千村吉利计划(“清单制”服务满意)奖,拿到专项助力金5000元。拿到助力金后,村“两委”没有简单发放现金,而是结合村民需求,采购了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牙膏等生活物资,全部投入积分兑换超市。“把奖金换成村民需要的东西,才能让助力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让更多家庭感受到实惠。”村党支部书记覃德海解释道。在最近一次积分兑换活动中,村民们纷纷到村里的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物品,不少村民拿着兑换的物品,在村广场上分享着参与积分制的收获。
除了物资奖励,村里还将积分制与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小积分” 既换得来生活实惠,也带得动文化活力。此前,村里凭借家庭积分制的优秀实践,获得了一套音响设备奖励。村“两委”迅速盘活这一资源,用音响支持村民日常跳广场舞。原本冷清的村广场变成了热闹的文化阵地。“现在晚上吃完饭,大家都愿意来广场凑凑热闹,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村民叶国清说,音响设备带来的不仅是欢乐,更是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如今的覃家山村,家家户户比积分、争先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邻里关系愈发和睦。家庭积分制就像一根“纽带”,不仅串联起村级服务平台的“细枝末节”,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受益者”。未来,覃家山村还将继续优化积分细则,让“小积分”持续释放乡村治理的“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一审:徐露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