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枝江》——遇见枝江

遇见枝江

作者:胡玉亮

朗读:心怡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枝江人,跌跌撞撞这些年,兜兜转转这些天,怅然若失,回头看,在枝江遇见美的光景。

初见枝江,干净的马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许许多多的巷子,蒙蒙细雨中,突然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遇见枝江的美,在金湖。广阔的水面,静、淡。远远的湖面,船只静泊,淡淡的雾色中,滨湖路若隐若现。晴天时,湖边的柳条却是那样优美,夕阳西下,如诗如画,“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湖边风摆金柳,树影婆娑,雨时金玉落盘,小桥流水,青山剪影,湖面波光粼粼,一副烟雨江南的山水画。

到了八九月间,芦苇便开始开花,那毛茸茸的芦苇花,远看是一片雪白,近看却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有奶白色的,有微红色的,还有淡青色的。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也摇曳着情思,一片起伏的芦苇,其实就是心潮的激荡。青青的叶片是那样柔滑,可以随着手掌的安抚,但却不会改变原来的形状。秋时,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那簇拥摇曳的芦穗,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把整个湿地装点得美轮美奂。

河堤旁的这一片草滩,深深浅浅,水墨之色。渔网、堤岸、小船、树木,淡淡的水雾朦胧,一幅水墨画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群的苍鹭、白鹭等水鸟在湖边芦苇丛中栖息,时而跃出芦苇丛在天空中盘旋嬉戏。大量的鸟群让寒意袭人的金湖成为一幅灵动的寒塘鹤影画。这是一个内心装满蓝天白云的湖泊,万亩的苍茫,碧水蓝天,日月流苏,白鹭高飞。

遇见枝江的美,在百里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桑田甘果,映江依洲。烟雨朦胧,云雾缭绕。环顾江堤内外,堤外有“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和“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壮丽风景,滔滔江水奔腾东流,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堤内大片田野郁郁葱葱,如同巨幅的绿色地毯,展示出春意盎然;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勾画出美丽的乡村田园风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难道就是这里吗?

南河沙滩,沙滩空旷辽阔,水清沙白,松软湿润。远处几条农家的渔船静静地泊在港湾。走进冯口草甸,如同走进了内蒙古大草原,宽阔无垠,绿草如茵,茫茫一片,牛羊成群悠闲漫步,仿若人间天堂。处处是田园风光,时时有农耕气息。这里没有闹市的暄嚣,没有混浊的烟尘,一步一景,的确令人陶醉。

遇见枝江,身在枝江,城从水中来,人心向水去。推窗见绿闻啼鸟、云在蓝天水在城,湿地为伴、诗意栖居,已经是一种生活状态。漫步在江边,春天一江春水向东流;临江而立,夏有凉风冬有雪;秋天是独立寒秋,万类霜天竞自由。马路边,民居前,橘子树、柚子树,果实累累,从绿到黄,心中的诗句油然而生“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枝江的美,还有许多,让我去慢慢品味,慢慢体验。

遇见枝江,最美枝江,醉美枝江,枝江就是一首诗,一首抒情诗,我将遇见最美的自己,去书写一首叙事诗。

作者简介

胡玉亮,宜昌市作协会员,枝江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在《中国教育报》《半月谈》《百姓作家》《特别关注》《湖北日报》《学习强国》《河南教育》《中小学德育》《教育时报》《三峡日报》《新乡日报》《平原晚报》等刊物和网络上,是一位有诗意的生活者,有情怀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