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讲堂】开启“三农”新篇章,共筑乡村振兴梦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枝江市委党校的李涵。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过去的一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量达到6.9亿吨,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平均增速超过8%;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不仅是对成绩的肯定,更是对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深刻分析,对2025年及未来“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

报告从以下八个方面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部署:

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学中干,对标先进。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二、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仓廪实,天下安。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就是保障粮食安全。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监管。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牵挂的大事、要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底线任务。要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枝江市通过发展产业、稳岗就业、联农带农、金融赋能、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增收,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枝江市以链式思维推进优质粮油、柑橘、畜禽、蔬菜、水产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探索全产业、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动农产品走出去。

五、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着力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枝江市以“双集中”高质量发展为手段,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统筹布局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乡镇承载力和吸引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城镇化、有效促进了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村百姓致富的领路人、农村惠民政策落实人和真正战斗堡垒。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八、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农业强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信心、铆足干劲,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迈出更加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