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在脚下延伸——枝江推进交通建设发展造福群众扫描

董市镇五岭草莓园位于新318国道旁,草莓园的主人李绪信是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能手。借着靠近318国道的“地利”,他家六七亩草莓年创收20余万元。

改建后的安董路上,李家新拉着一车稻谷从曹店村前往泰州村加工,宽阔平坦的路面,跑起来格外顺利,五分钟左右就到了目的地。“路修好了,我的农用车每天可以拉个20吨稻谷,既帮助了乡亲们,也能赚点小钱。”李家新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枝江,临江临港临空临铁,是全国区域性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也是宜荆荆城市群交通枢纽。上个世纪80年代,枝江仅有公路137条、1053公里。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枝江公路建设迎来了投资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群众受益多的五年。其间,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8亿元,公路里程达3769.2公里。包括国道1条57.7公里,省道5条107.2公里,县道3条46公里,乡道178条1324公里,村级公路1423条2172.9公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进入“十三五”,枝江8个乡镇1个街道全部实现了国省道互联互通,194个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三年来,枝江市交通运输局争取资金3773万元,建成农村公路318公里;争取资金2616万元,完成公路“455”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95公里。

枝江电商蓬勃发展,电商企业达到1100多家、网店8120家。快速发展的电商需要建立顺畅的物流网络,枝江交通面临新的挑战。

该市以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主线,以物流企业降本增效为抓手,以园区物流、专业市场、产业集群物流和城乡配送物流为重点进行规划,逐步构建了区域性大物流格局。宜荆荆区域商贸中心、长江经济带商贸物流新高地正在形成。

“十三五”期间,该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5个,目前,七星台周正物流园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姚家港物流园、三峡农旅电商物流商贸城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

搭建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1个、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8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194个。实现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有效解决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农民群众买难卖难和农村物流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枝江设有7个港口、19个码头,年吞吐量约15万吨。除少数码头安装有皮带机、牵引机和“少先吊”,基本上以肩挑、背驮、板车运输为主。如今,随着姚家港、马家店、七星台和百里洲4个港口作业区的规划布局,全市16个码头拥有泊位28个,年吞吐能力达到1440万吨,机械化率达到100%。

同时,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治理行动,先后关闭取缔23个非法码头、35个砂石堆场,腾退岸线9000余米,复绿岸线15.73万平方米。岸线资源得到集约利用,长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目前,该市已经形成了“三纵三横大骨架、村村通路微循环”的格局,“内畅外快”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使枝江境内“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

文:黄彦乔

(责任编辑:邓书茜)

投稿邮箱:yunshangzhijiang@163.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