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枝江,他们笑得好开心!

枝江融媒 (记者 金秋 王玺)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枝江市马家店街办申报的《筑梦银龄家园 共绘乐龄画卷——多元化服务促老年人社会融入》成功入选,为枝江市增添一项国家级荣誉。让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一直是枝江市长期关注的一项民生实事。近年来,枝江市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在马家店街道杨家垱社区水岸丽景小区,老居民楼外新安装的电梯格外醒目。

小区居民王建艰住在四楼,每天接送孙女、散步、买菜……上上下下很不方便,安装电梯后,王爷爷出门轻松了不少。“现在到超市买菜,米、油等重物上楼不费力……”王建艰笑着说。

马家店街道杨家垱社区工作人员史彭丹介绍:“我们紧紧围绕‘一老一小’,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用议事协商的工作方法推进小区内电梯加装工作,目前已加装15部电梯,为小区200多户居民带来了便利,也使我们的老旧楼变成了同心楼、幸福楼。”

加装电梯打通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米”,而后续的长期维护,才是保障便利生活的长久基石。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居民搭起自治框架,为每部电梯精心挑选出一名“电梯长”。从此,电梯的日常检查、故障反馈有了专人对接,切实做到了“事有人管、难有人帮”。

解决了“出行问题”,“吃饭问题”同样牵动人心。中午11点半,马家店街道七口堰社区幸福食堂飘来阵阵香味,刚出锅的香干肉丝、粉蒸肉、绿豆汤等家常菜热气腾腾,社区老人陆续前来取餐,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饭菜每天类型都不一样,也很符合我的口味。”马家店街道七口堰社区居民刘红芳笑着说。

七口堰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周金介绍:“幸福食堂每天都为居民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60岁以上老人还能有10元优惠午餐。同时,新就业群体结对帮扶高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为他们送餐上门,解决‘吃饭难’问题。”

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世界亦需滋养。十月是“敬老月”,枝江市各地广泛开展为老年人办实事、献爱心活动。10月27日上午,马家店街道白鸭寺社区内欢声笑语不断,热气腾腾的饺子、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与趣味互动游戏,为社区老人带来了充满温情与欢乐的节日体验。

“节假日的时候,社区会邀请我过节,活动蛮有意思,大家都非常开心。”白鸭寺社区居民田敏和许多退休老人一样,经常被邀请参加社区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老年人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享受银发生活。马家店街道白鸭寺社区居民艾庭梅说:“社区老年学校课程丰富,我报了太极班,通过两年多的学习,现在我的太极可有气势了。在这里我还认识了许多老年朋友。”

为了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白鸭寺社区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开设葫芦丝、书画、舞蹈、太极班等兴趣班。如今,白鸭寺社区室内学习活动场所1000余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3000余平方米,为老年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白鸭寺社区党委书记李倩倩介绍:“社区老年学校通过开展不同方式的活动,发现了一批老年群体能人贤人骨干,孵化培育了山水舞社、妙手生花坊、太极社、普通话训练营等35个社区社会组织,组建了白鸭寺社区‘银龄’志愿者服务队,开启了文化养老新模式。”

截至目前,马家店街道已在全域累计加装电梯140部,新建无障碍通道38处,为老年人打造了出行无忧、生活便捷的社区环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7个,新建幸福食堂14家,构建起坚实的“15分钟助老服务圈”;杨家垱、七口堰、永收垸等9个社区(村)开设了老年学校,为老年居民搭建起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从出行无忧的便捷电梯,到暖胃暖心的幸福食堂,再到充盈精神的老年学堂,枝江市正以一件件民生实事,将“养老”的期盼转化为“享老”的实景,勾勒出新时代“银发生活”的幸福模样。

一审丨闫双双   二审丨赵程程  三审丨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