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杜绝“影子药师”乱象还需疏堵结合

按月就能领取一两千元租金,有专门的租赁网站提供租证交易,甚至衍生出大批只为“租证”而考证的人群……药店“挂证”现象已十分普遍,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仍有很多药店是见证件不见人的“影子药师”。

“影子药师”是将个人的执业药师证挂靠在其他药店或单位,而本人并未实际在岗执业,药店表面上配备了执业药师,实则“有影无实”。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也给药品安全、公众健康、行业发展等方面带来了风险隐患。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用药不当死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影子药师”乱象也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期演化形成的。其一是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市场上执业药师数量无法满足庞大数量的药店需求。其‌二是药店成本高利润低,在药店数量过剩、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背景下,为了降成本、增利润,许多药店会选择冒险“挂证”。其三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对药店配备执业药师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药店能够钻空子,选择付费让执业药师“挂证”来应付监管要求,加之“挂证”产业链的闭环形成,监管难度也不断加大。

小药片、大民生。“影子药师”的存在折射出本应由社会药房提供的公共医疗服务的缺位。整治“影子药师”乱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安全合理用药需求,还需要疏堵结合。

疏通源头,加强执业药师培育力度,增加执业药师数量和质量。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执业药师考试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考试通过率,从而增加市场上执业药师的数量。同时,可以鼓励执业药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建立执业药师的激励机制,提高薪资待遇、提供晋升机会等,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执业药师队伍中来。

堵住漏洞,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打造良好行业环境。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店配备执业药师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药品销售的监督管理职责、规范零售药店的经营秩序开展违法“挂证”专项整治,对不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的零售企业依法查处,对违法个人和单位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挂证”行为的违法成本,斩断“影子药师”产业链。同时,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违法“挂证”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调取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挖”出违规药师和医药企业,对查实的“挂证”执业药师录入全国执业药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撤销其注册证书,纳入信用管理“黑名单”,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以儆效尤。

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药品安全,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影子药师”等违法行为。因此,要强化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完善投诉举报机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药品安全治理,形成政府、行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真正让"影子药师"无所遁形。

(作者 董市镇黄金村书记助理  王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