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苏超”出圈,“草根逆袭”

2025年的江苏大地,一场名为“苏超”的足球联赛如旋风般席卷全省,从初夏到深秋,13座城市以足球为纽带,掀起了一场“体育+文旅+消费”的跨界盛宴。没有大牌球星,没有全网直播,却以场均上座近万人、话题热度碾压同期中甲联赛的姿态,成为这个夏天最火的“顶流IP”。

“苏超”的火爆,始于足球本身的纯粹。作为江苏首届城市足球联赛,13支参赛队以城市命名,球员身份多元——既有职业球员,也有教师、快递员、大学生等业余爱好者。这样的“草根属性”,让比赛少了职业联赛的功利与“人情世故”,多了几分“真刀真枪”的热血。南通球迷高呼“叫南哥”,南京回应“六朝古都buff”,宿迁乡镇球员高驰的逆袭故事……这些梗文化与地域认同,让足球超越竞技,成为城市文化的狂欢。

“苏超”的火爆,为中国足球提供了“基层破局”的新思路。与职业联赛的“迁徙式”俱乐部不同,“苏超”以城市命名,球员为城市而战,让球迷与球队产生深层次情感联结;多元参与,激发全民热情:教师、快递员、学生等业余爱好者的加入,让足球回归“大众运动”的本质;跨界融合,拓展赛事价值:通过“体育+文旅+消费”的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苏超”的火爆,是江苏足球的胜利,更是中国体育的启示。当足球回归纯粹,当赛事融入城市,当看台变成全民的舞台,中国足球的春天,或许就从这一场场“草根逆袭”的比赛中悄然到来。

“苏超”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中国足球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球场里。

(作者 市民政局 崔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