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枝江法院快立快审为21名农民工解忧“酬”

枝江融媒(通讯员 覃鹏成 朱思雨)   近日,枝江法院仅用10天时间,高效审结一批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成功为21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血汗钱”,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的温度与速度。

2022年11月,某村民委员会就其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双方签订《施工合同》。随后,该公司将工程口头转包给王某某。2023年5月,王某某雇请张某负责现场施工及劳务管理,口头约定张某日工资400元,瓦工300元,小工260元。张某随即召集二十名农民工进场施工,从事房屋主体框架、地坪、贴装、盖瓦等作业。

工程于2023年10月完工,但王某某迟迟未支付工资。经多次催要,王某某于2024年2月出具《欠条》,载明欠薪数额及还款时间。期限届满后,王某某仍未付款,工人们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

“农民工讨薪,等不起,也拖不得!”

立案庭干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实行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排期、优先审理,并安排专人全程引导,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在干警协助下,工人们快速完善了诉讼材料,固定了关键证据、明确了责任主体。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为案件进入审理按下了“加速键”。

承办法官紧扣“是否欠薪”及“由谁支付”两大焦点,组织高效庭审,迅速查清事实。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第四款规定:工程建设项目转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某建筑公司作为承建单位即施工总承办单位,中标后将案涉工程劳务分包给王某某,同时疏于对劳动用工进行监督管理,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判决该公司承担先行清偿责任。

判决生效后,某建筑工程公司主动履行全部支付义务,21名农民工被拖欠已久的血汗钱终于“落袋为安”。

他们送来一面锦旗:“情系民工暖人心,司法为民扬正气”——十四个金字,是认可,更是法院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写照。

“涉农民工案件往往并不复杂,但背后是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办实、办好。”枝江法院立案庭庭长这样说道。

小案不小看,民生连民心。枝江法院将持续为农民工朋友撑起“法律保护伞”,为涉农民工薪资案件开通“快车道”,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更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让农民工从“忧酬”变“有酬”。

一审:徐露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