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师带徒”模式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

枝江融媒(记者 申涵 黄杰成)在市中医医院,“师带徒”传承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中医国粹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门诊部三七堂,屋内,主任中医师朱胜典正端坐诊桌前为患者诊脉。他手指轻搭患者腕间,凝神细诊,询问病情细节。桌旁,两位年轻医师屏息凝神,手中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

朱胜典介绍道:“中医它是经验医学,讲究的就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它不完全是理论上的东西,所以有很多具体用药,包括食物、它的药效、它的临床应用的特点,这些我都是要一样一样讲给他们听。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只有通过我口传心授,他们才能理解,今后才能在临床上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从医58载的朱胜典在中医内科杂症诊治上积累了深厚造诣,他独创的诊病方法让许多疑难杂症得以精准辩证。会诊间隙,他总会拿起桌上的中药图谱,结合刚看完的病例给徒弟讲解各类用药知识,将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这样的病人,我们一般可以做一个腹部的叩诊,看他有没有腹水。如果说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这个可以导致腹部的腹胀、腹泻。从叩击的声音来听,这个是属于鼓音,就应该没有腹水。”在佛手堂诊室,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李雪松正为徒弟示范腹部查体技巧,徒弟们围在一旁专注学习,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步骤。


在住院部病房,中医刘家珍带着徒弟逐床查房,她俯身细致询问患者情况,徒弟则在一旁对照病历默默记录,将师傅的诊疗思路和沟通技巧牢记于心。诊室、病房里的教学互动,让临床诊疗现场变成了生动的中医课堂。

“师傅不仅教我诊病开方的技巧,更教我对待患者要耐心细致,说医者既要医病更要医心,这种医者仁心的态度让我受益终身。”实习生程玲宏双手轻轻交握在白大褂前,语气里满是敬佩。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持续深化“师带徒”传承机制,通过签订带教协议、制定培养计划、定期考核评估等方式,构建起系统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市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一审:徐露

二审:潘德铭

三审:胡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