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 为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枝江市聚焦新能源船舶产业这一战略重点,创新服务机制,锤炼干部能力,全力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练”提能力。通过政策解读演练、材料复盘练习、推介实地操练的“三练”机制,精准提升产业干部的政策解读、分析总结、沟通表达等服务能力,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锻造“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四能”干部。围绕新能源船舶补贴、科技创新、普惠融资等开展政策宣讲20余(场)次,组织材料写作“复盘讲”6次,以船舶产业园、经济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等实际工作场景为练兵场,开展惠企服务、要素协调等情景模拟训练30次。
“三访”转作风。“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聚焦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堵点,以高频互动、联动破题等方式架起政企连心桥,构建登门拜访、开门接访、服务回访的“三访”机制,扎实开展“五送一解一保”活动,重点解决政策、资金、人才需求和项目建设等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3次“双千”大走访活动,召开2场行业政企恳谈会,精准破解船企融资贷款、行政审批、技改升级等发展难题50项,为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三员”促发展。为深度服务新能源船舶产业,选派18名干部分别到园区企业任“产业观察员”,下车间任“发展协调员”,赴一线任“要素保障员”,推动干部在基层火热实践中淬炼本领,形成了“三员”服务促发展机制。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建立“产业链+基金招商”新模式,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新能源船舶产业基金,推动今年1-6月新签约相关产业项目6个,协议投资总额达22.26亿元。搭建政银企协同平台,帮助9家船舶制造企业融资6816万元。实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兑现本级奖补资金192万元。今年以来,宜昌船舶工业园区累计承接造船订单114艘,其中新能源船舶100艘,同比增幅37%,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提升。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