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通讯员 肖礼平)近日,安福寺镇蔡家嘴村的连片农田上,一架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低空掠过,螺旋桨卷起的气流裹挟着有机肥,如细密雨丝般均匀洒落在农田里。这场高效精准的无人机撒肥作业,成为当地科技赋能农业的鲜活注脚。
以往,人工撒肥是农村常见的施肥方式,农民们需背着沉重的肥料袋,在田地里一步一步艰难前行,手动挥洒肥料。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效率低下,而且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肥料撒施的均匀度难以保证,容易出现局部肥料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同时,对于一些地形复杂、面积较大的农田,人工撒肥更是困难重重。
而如今,无人机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在此次作业现场,技术人员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无人机能够按照精准的航线飞行,将肥料均匀地播撒在每一寸农田上。据了解,一架无人机一次可装载120公斤肥料,每小时能够完成60亩农田的撒肥任务,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不仅如此,无人机还能根据农田的地形、作物的生长状况等因素,精确调整飞行高度和撒肥量,实现精准施肥。
无人机撒肥带来的优势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效益来看,它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让农民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农事活动中。同时,精准施肥避免了肥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生态效益方面,减少肥料的过量使用,降低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租田合作社万云兵是此次无人机撒肥的受益者之一,他感慨地说:“以前给这几百亩地施肥,得请好多人,忙上好几天,还累得不行。现在有了无人机,一天就能搞定,而且撒得又匀又好,真是太方便了!”
此次蔡家嘴村农村的无人机撒肥作业,是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也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审:胡文汇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