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骄阳为军旗镀上金边
那抹坚毅的迷彩
永远是华夏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
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
用忠诚热血谱写不朽赞歌
在枝江这片
浸润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上
在红色印记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让初心在岁月回响中愈发坚定
红色旅游线路
“枝江红・英雄路”红色旅游线路:战斗英雄潘天炎纪念园-枝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
枝江忆烽火 初心岁月长
图片来源:安超
战斗英雄潘天炎纪念园
纪念园位于问安镇袁码头村鲁草路。抗美援朝战士潘天炎,先后参加了7次大小战斗。他曾经孤身一人打退敌人9次冲锋,保证了全连按时反攻取得胜利。不满18岁的潘天炎成了“孤胆英雄”,他的英勇事迹受到战友的称赞和上级的嘉奖。潘天炎先后荣立小功两次、记大功两次,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青年英雄”称号,获得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一枚及立功证明书一份,并于1953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的英雄事迹也被陆军38军政治部载入军史。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的功绩,家乡人民为其树立起纪念碑。如今的纪念园,已成为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尊目光坚定的白色半身人物塑像被几棵挺拔的松柏环绕,英雄的战斗故事代代传扬。
图片来源:刘颖杰
枝江市革命烈士陵园
1949年7月上旬,为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中游防线和所谓“西南联防计划”,打通大西南的通道,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宜(昌)沙(市)战役。在解放枝江的战斗中,29名无名烈士永远长眠于此。当年,宜沙战役胜利结束后,我军未及休整即乘胜进击。由于战斗激烈,建制不断变化,人员调动频繁,这29名烈士的档案资料已无从查考。郁郁青柏掩忠骨,烈烈英魂诉长风。烈士陵园里,松柏滴翠,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枝江市革命烈士陵园被列为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烈士纪念设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枝江人。
图片来源:安超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位于安福寺镇徐家嘴村,是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碑体总高8.7米,蕴含党的“八七”会议开展武装斗争之意。1928年至1932年,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以枝江市徐家花屋等地为中心,玛瑙河流域爆发了声势浩大、连绵起伏的革命斗争,并建立红色苏区,坚持武装割据达五年之久,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书写了豪迈壮阔的革命历史篇章。为缅怀革命前辈、继承革命遗志,安福寺镇在徐家花屋旧址修建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建起一座革命遗址纪念碑,镌刻记录那段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历史的烽烟,淬炼出铁血劲旅
忠诚作底色,使命为号角
从南昌城头星火到深蓝海域利剑
从雪域高原戍边到苍穹之上逐星
九十八载征程
凝聚成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来源丨“枝江文旅”微信公众号
一审丨闫双双 二审丨赵程程 三审丨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