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解难题 | 枝江:织密“清凉网” 守护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

枝江融媒(记者 金秋 张枭羿 孙焱婕)“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炎炎夏日,户外工作者的防暑降温与休憩问题备受关注。枝江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群众可感可及,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联合交通、住建、市场监管、工会、城管等部门创新服务模式,通过优化驿站服务、增设纳凉公交点与临时取水点等举措,打造“固定驿站+移动公交+临时取水点”的纳凉服务体系,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撑起一片“清凉天地”。

时近正午,烈日将路面烤得发烫,环卫工人闫昌兰利落地将负责路段的最后几片落叶扫入簸箕,停放好保洁车后,她便来到就近的胜利路“枝心小屋”。小屋里干净整洁,饮水机、微波炉、冰箱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闫昌兰喝完一杯清凉的饮用水后,就和在此休憩的同事交谈起来,脸上露出轻松的表情。

“驿站的设置对我们来说很方便,这里不仅有水喝、有空调吹,还有微波炉可以热午饭,中午可以用来午休的时间更多了。”闫昌兰说。

同样感受到这份关怀的还有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在位于新和小区的爱心驿站内,一场“送清凉”活动正在进行,工作人员将装有花露水、清凉油、毛巾等物资的清凉包送到外卖员手中。


外卖员林森说:“工会每年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天气,都为我们户外工作者备好物资礼包,夏天有清凉福利,冬天有暖冬福利,的确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正在等待手机充电的外卖员董磊向记者分享:“现在夏季高温,我们可以跑累了在这里休息一下,给手机充一下电,空调都是全天开着的,工会驿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热浪持续发威,关怀也在不断延伸。在湖北南炼新材料二期项目工地旁,一辆贴有“纳凉公交”标识的公交车静静停驻,它的出现,为在高温天气下紧张作业的工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纳凉的“移动绿荫”。工人王纯洁说:“这么好的纳凉场所,保证了我们的施工进度能有很好的提升,让我们基层工人备感温馨,有家的感觉。”


通过“公交+纳凉”的创新实践,全市已在重点工地、商圈布设4个移动纳凉点。与之配套的,还有位于迎宾大道与民主大道交叉口的临时取水点,每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免费供应饮用水。此外,在不少纳凉点位上,还设置了党员先锋岗,来自部门的党员和社区党员志愿者们主动服务,为广大户外工作者提供饮水引导、防暑咨询、物资发放等贴心帮助。

枝江市安捷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车驾驶员王昌胜表示:“公司安排这个工作的时候,我是自己主动报名,我说我是党员,我先上。能够给这些在户外工作的外卖小哥、交警、环卫工人、城市管理者提供纳凉服务,我心里还是感到很骄傲的。”


一系列贴心的纳凉服务,不仅为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送去了清凉与关怀,也展现出城市治理的温度。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这些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或固定、或流动的“清凉天地”,正成为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

“我们根据前期走访调研情况,将纳凉点位向园区、商圈拓展,增设4处纳凉公交和1处临时免费取水点,为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提供冰镇饮用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三伏贴等降暑物资。”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刘书庭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群众实际需求,动态优化点位布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完善服务机制,确保广大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劳动者在炎热夏季能够舒心工作、安心休憩。”

一审:胡文汇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