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台镇:“水上育苗” 新技术破解种植难题 铺就增收快车道

枝江融媒(记者 张枭羿 谢阳)水面之上,一排排嫩绿秧苗如翡翠般舒展,在波光映照下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图景。眼下正值蔬菜育苗关键期,七星台镇通过引入智慧化育苗系统与智能化设备,让传统育苗方式焕发新生,不仅保障了优质种苗稳定供应,更以技术创新为 “菜篮子” 工程注入科技动能。

走进七星台镇江会寺村青春大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现代化农业场景扑面而来:漂浮在水面的育苗盘整齐排列,犹如绿色拼图铺满场地,方格间的秧苗舒展叶片、长势匀净;工厂化自动育苗播种机高速运转,工人各司其职完成装盘、播种、摆盘等流程,育苗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今年新上的水育苗技术,专门解决了凉棚整地不平的老问题。” 合作社负责人盛东山指着棚内景象介绍,当前培育的松花60、球白及辣椒苗长势喜人,接下来还将陆续培育西兰花、大白菜、莴笋等品种,“从‘土培’到‘水育’,不仅育苗种类更丰富,质量也有了硬保障。”

农业种植中素有 “苗好一半收” 的俗语,育苗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移栽效果与全年收成。过去采用传统凉棚育苗时,工人走动造成地面凹凸不平,灌溉不均导致出苗率低、长势参差不齐—— 水分充足区域的秧苗疯长,干旱处的幼苗瘦弱,育苗质量完全依赖人工喷水经验。而引入水育苗技术后,通过精准控温、均衡供水,出苗率提升近两成,秧苗株高、茎粗等指标整齐度达90%以上。

“水上育苗从根源上解决了出苗不齐的痛点,苗齐则生长同步,采收期一致,大大降低了后续管理成本。” 盛东山坦言,这项技术让合作社的育苗工作从 “看天吃饭” 转向 “靠技增收”。

近年来,七星台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通过构建 “市场订单 — 智能育苗 — 试种示范 — 推广应用” 的全产业链闭环,该镇在蔬菜生产端强化科技赋能,在销售端拓展订单渠道,形成从种苗培育到产品上市的品质管控体系,有效提升了蔬菜附加值。

七星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军表示,将继续深耕现代农业赛道,加大新技术引进与本土化改良力度,以蔬菜产业升级带动乡村振兴,让科技红利持续惠及更多农户。

一审:胡文汇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