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局部39℃+高温,这些情况要注意!

2025年7月4日

枝江市气象台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图片


预计今天白天

枝江大部街镇

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局部可达39℃以上

请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高温高湿的“桑拿”模式下,一种致命急症的发病率将显著上升——热射病。热射病的发病率在高温环境下显著上升,且发病速度极快,死亡率非常高,可达40%至50%,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一、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二、为什么会得热射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三、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


1.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四、现场应该怎样急救处理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2.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3.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地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五、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应及时就医。


2.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3.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地抽动,应及时就医。


4.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应及时就医。


5.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此时应及时就医。


如发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1.昏迷: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2.极度虚弱:感觉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时;


3.意识模糊: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如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4.谵妄: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5.癫痫:全身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没有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

六、如何预防热射病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

小布还要特别提醒大家
车内密闭环境下

夏天温度能飙升到60℃~70℃

一些看似平常的车内物品

可能随时变身“定时炸弹”


6月18日,浙江湖州安吉县一停车场的私家车着火,部分内饰被烧焦,副驾驶座椅损毁严重。


经事后调取公共视频及现场勘验,初步判定为手机在高温暴晒下发生爆炸所致。


图片

据车主描述,事发当天上午,他将车辆停在公共停车位上,将备用手机遗落在车内。


该车车头正对太阳,因当日气温较高,且在密闭的车内,温度远超室外;加之事发车辆未采取任何遮阳措施,致使车内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引发手机爆炸。


图片

消防员现场查看后发现,该事发车辆上可谓是集齐所有的“定时炸弹”:手机、老花镜、饮料瓶、未拔下的数据线等。


图片


谨防自燃!
警惕这些“危险品”
夏季高温天
这些物品千万不要放在车上
👇

充电宝


图片


充电宝不能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否则极易发生鼓包现象,有爆炸风险


打火机


图片


打火机一般以液态丁烷为燃料,这种燃料填充到机体内后,在50℃高温下极易膨胀,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碳酸饮料


图片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受热容易膨胀,若此时还将汽水来回晃动,瓶内压力不断增大,有爆炸风险


眼镜、瓶装水、水晶球


图片


这些具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聚光发热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


喷雾和香水


图片


一些罐装喷雾的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若在车内过量喷洒或人体过量喷涂,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遇高温也有爆炸风险


而香水基本都含有酒精类的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在高温密闭条件下会加速挥发,此时若直接与明火接触就会发生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车辆自燃如何应对?

自燃不仅会导致车辆受损

还可能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自燃,该如何处置?

👇



图片


小火快灭


轻微烟雾或小部位起火时,可用车载灭火器、毛毯、沙子覆盖,迅速扑灭火源避免扩散。


中火阻氧


图片


若火苗从缝隙蹿出,切勿直接打开前机盖,应先开一条小缝喷射灭火剂,确认无烟后再清理,避免空气突然进入引发轰燃。


大火速逃


图片


如果火势太凶猛无法控制,人员要尽快远离车辆后再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助,以确保人身安全。


来源丨宜昌发布、湖北发布、湖北日报、宜昌气象
国家应急广播、湖北气象
一审丨张圆   丨赵程程
三审丨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