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融媒(记者 王玺 汪桔)“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抵不过家乡的一方热土。” 对于1989 年出生于安福寺镇蔡家嘴村的万芳芳而言,这句朴实的话语不仅是她对家乡的深情告白,更是她返乡创业的生动注脚。从宜昌商界精英到乡村振兴 “领头雁”,她用智慧与情怀在故乡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2016 年,万芳芳在宜昌开启创业征程,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先后成功运营多家超市和一家传媒公司。事业有成后,她萌生接父母进城的念头,却被父母的话语触动:“家乡路宽了、环境美了,发展机会不比城里少。” 父母眼中对故土的眷恋,如同一粒种子,在万芳芳心中埋下返乡的萌芽,也让她重新审视起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每次听他们说起家乡的点滴,我都特别骄傲。这里有我的童年回忆,有熟悉的乡音,是我永远的根。” 万芳芳感慨道。在反复思量后,她与父母认真商量,最终下定决心:抽出时间和精力,回到家乡创业。“家乡的发展需要年轻人,我想为养育我的土地做点事。” 带着这样的信念,万芳芳积极响应村书记号召,回到蔡家嘴村,开启了充满挑战的返乡创业之旅。
决定返乡创业后,万芳芳因地制宜开启筹备工作。看着家中宽敞的老房子,她灵机一动,投入精力对其进行改造,将闲置空间打造成温馨的农家餐厅和休息区。同时,她对周边的鱼塘也进行了全面改造,让原本普通的鱼塘变身成为可供游客垂钓的好去处。此外,她还规划出大片土地用于果蔬种植,就这样,一个集休闲、钓鱼、摸虾、采摘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初具雏形。
经过数月筹备,去年农场装修完毕,万芳芳满怀期待地迎来开业。“我从来没有做过餐饮这个板块,当时想着我们这儿景色优美,能钓鱼摸虾,还能体验农家采摘,一开业肯定有很多客户。” 万芳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中仍带着些许青涩与遗憾。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开业后的农场门可罗雀,空荡荡的场地与她脑海中热闹的场景形成巨大反差。
面对困境,万芳芳没有气馁。凭借多年积累的传媒经验,她迅速调整策略,化身 “新农人主播”。她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拍摄富有乡村特色的短视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镜头,将农场的独特魅力传递到网络的每个角落。凭借精准的宣传策略,农场知名度迅速提升,今年五一假期,这里人潮涌动,成为周边地区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农场的服务人员都是周边的村民,我想给他们提供岗位,不让大家在家里闲着,又能有一份收入。” 万芳芳朴实的话语中满是真诚,“这片土地养育了我,现在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什么,这也是我回来创业的一个初心。”目前,农场已带动20 余名村民就业。
谈及未来,万芳芳目光坚定,心中已有清晰的规划。“我们准备把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后面那片菜籽地,我们计划全部改造成菜园,推出共享菜园和免费采摘项目。” 万芳芳指着远处说道,“同时,我们还会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蔬菜,以赠送或者低价的形式提供给客户。我希望更多人能来到我的家乡,不一定要在我这里消费,只要大家愿意来看看,感受蔡家嘴村的风土人情,我就很开心。”
“要让老百姓富起来,就得有人在前面牵头引领。” 安福寺镇蔡家嘴村党支部书记董犟的话语,道出了乡村发展的关键所在。万芳芳的返乡创业路,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从都市精英转身成为乡村创业者,她不仅为自己开拓了新的事业版图,更为蔡家嘴村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枝江市,像万芳芳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今年 1 月,枝江市发布《关于大规模推进 “资智回枝” 和返乡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构建起 “五创联动” 支撑体系,从宣传动员、技能培训,到政策落实、平台孵化,形成闭环服务,多管齐下助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在政策的有力护航下,越来越多有志之士怀揣梦想回归家乡,在乡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以脚踏实地的奋斗,收获成功与幸福,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传奇篇章。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