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小麦开镰收割 优化技术模式提单产

枝江融媒(记者 朱深耕 朱传嗣 朱瑶 安超)5月13日,枝江市百里洲镇滨湖村的连片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4台自动化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在田间来回穿梭开展收割作业。这是百里洲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小麦单产提升示范田收割现场,标志着当地夏粮收获进入高峰,也为接下来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拉开序幕。

今年,全市共有26个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参与枝江市小麦单产提升示范创建。通过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抽样测产,亩产达到800斤以上,相比去年亩产增加150斤以上,显著提升小麦单产水平。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守华介绍:“合作社今年有5000亩小麦参加粮食单产提升项目,通过引进良种,改进种植方式,提高管理技术,每亩单产在去年的基础上提升20%左右。”

近年来,枝江市积极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突出主导品种和关键技术,强化服务指导,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枝江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曾泉介绍:“品种上面我们主要是推广垦麦58、扬麦33等优良品种,相比常规品种,抗病、抗倒、穗大、质优,同时集成推广精量播种、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防灾减灾和“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单产。”

在种植技术方面,枝江市不断优化技术模式,积极引进双旋播种机替代单旋播种机,推广“四适”播种,做到适期、适量、适深、适墒精量播种,保证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

曾泉介绍:“小麦种植改过去‘一炮轰’的传统施肥方式,为‘底肥+追肥’模式,配套使用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措施,满足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对水肥的需求,来提高产量,实现了精准水肥、绿色高效的效果。”

守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小麦收割完成后,土地将立即转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四行玉米+六行大豆”的复合种植模式,充分发挥高矮作物空间互补优势,通过扩间增光、缩株增密,来实现“一地双收”。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今年的小麦收割后,合作社并没有对地块进行旋耕整田处理,收割完成的田块利用免耕播种施肥一体机同步播下玉米和大豆种子。这不仅让秸秆粉碎还田为后茬作物提供天然肥料,还实现“收割一块、播种一块”的高效种植模式。朱守华介绍:“今年采用了免耕气吸式精量玉米播种机,不用旋地,不用碎草,有利土壤保墒,能有效提高种子出苗率。”

技术不断优化,推广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今年枝江小麦种植面积27万余亩,充分依托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在全市创建小麦单产提升示范面积4万亩,示范区单产平均有望达到800斤以上,预计带动全市小麦平均单产提升20斤以上,增幅4.7%,为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审:何唯

二审:潘德铭

三审:龚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