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的工作台前摆满了各种鲜花,优雅舒展的紫罗兰、温柔端庄的康乃馨、活力满满的向日葵……它们静静等待着她的妙手将它们组合成独一无二的花束。这些花不仅是她工作的对象,更是她人生路上的伙伴。她用双手修剪掉生活的繁枝杂蔓,留下最纯粹的美好,在这方隐秘的花店里,静默绽放。
从童年绿意到天台花海

“从2016年开花店到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从小就对花有着浓厚的兴趣。”刘伟一边忙着插花,一边笑着聊起过往。小时候,她就热衷于养绿植。成家生子后,她对花艺的热爱愈发浓烈,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最终考取了“高级花艺师”证书。
2016年,刘伟在南岗路开起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家花店——“千寻花店”。回忆起那段时光,她感慨地说:“我的创业经历是很幸运的。”千寻花店开业之初,便凭着精湛的插花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订单纷至沓来。
同年,以观花为主题的同心花海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开设了花艺课和研学课,特意邀请她前去授课。那时候,花艺课在枝江还是新鲜事物,“刘老师”凭借出色的表现,逐渐在业界崭露头角,“花艺师”的名号也越来越响亮。
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本位于闹市的狭小店铺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于是,刘伟萌生了换一个更大店铺的想法。
“不晚花艺”这家场地宽阔的天台花店终于在建材商贸城顶楼诞生了。谈及为何要取“不晚”这个名字,刘伟笑着说:“3月份我就39岁,近40岁了,但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在“世外花园”做慢生意

“我们最近在做妇女节的订单,早上5点就起床了,会一直忙到下午六七点。”刘伟指着桌上摆满的小花篮说道。每到像妇女节这样的重要节日,花店就变得格外忙碌。换址并没有让花店的生意受创,相反,凭借着积累的好手艺、好口碑,定制订单源源不断。现在,除了日常订单外,她还积极与蛋糕店、美容店、服装店等开展“联名”合作。
从“千寻”到“不晚”,从繁华闹市到隐秘天台,“不晚花艺”更像是一个秘密花园,导航上搜不到,也没有醒目的指示牌。刘伟说:“我现在没有加入任何外卖平台,都是靠熟客口口相传,订花也基本是靠电话和微信联系。”
这种“佛系”的经营方式,和刘伟温婉娴静的性格一样,显得更加独特和吸引人。顾客们一般只用告诉刘伟预算和偏好,其他的设计都交给她来完成。她柔声说:“插花是很自由的,花材搭配很随意,但一定是能契合顾客的需要。你要是一天同时订两束一模一样的,那还真订不到。”
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刘伟的设计灵感也源源不断。“如果单子不多的话,我插花是很慢的,因为会不停地想这支花搭配起来整体好不好看,换一支花会不会更好。”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会通过跟顾客聊天,分析出需要什么花材,再结合店里现有的花材进行搭配。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每一位顾客都能在拿到花的时候露出惊喜、幸福的表情,也为刘伟积累了许多的回头客。
说起细腻、文艺,花店内外的陈设也可见一斑。店内陈设随季节变换,充满了创意与温情。这里的陈设品来源广泛,不管是书法、手工艺品还是树枝、建筑边角料等物品,经刘伟和伙伴的巧妙构思,都成为了独特的店内装饰。她笑着说:“全靠我在路上捡,在朋友家里捡。”正是这些“百家物”,共同打造出了花店独一无二的景致。
斜杠老板的斜杠花店

“这么多订单怎么忙得过来?”
“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呀。”聊起一起工作的伙伴,刘伟喜笑颜开地向我们介绍起来,配合默契的插花搭子是“胡老师”,本身是美妆师、咖啡师;后期运营、文案则由“小可爱”负责。
话音刚落,“胡老师”已经把刚才插好的玫瑰花包装完毕,并抱着花站到光线好的地方,刘伟拿起相机拍摄成品图,整个过程没有多余的语言交流,尽显默契。
刘伟不仅花艺超群,拍照也很有一手。“我学摄影完全是因为我儿子,从他出生第一天开始,我就用相机记录他的生活到现在。”被问到是“拍人难”还是“拍花难”,她直言:“花虽然是不动的,但花是有层次的,对光线、环境要求很高,而且我又有点强迫症,拍不好的我就不发,有时候拍照的时间比我做花的时间还长一些。”
刘伟这股“认真”劲儿还体现在照顾家人上。“因为儿子喜欢甜点,我还专门学过烘焙。”为了展示妈妈的好厨艺,儿子经常邀请同学到家里吃饭,说起这些事,她满脸的幸福和骄傲。
刘伟把自己的生活总结为:“不是在拿剪刀就是在拿相机,不是在拿相机就是在拿锅铲。”每一样都要干得好,每一样都要干得精。“不晚花艺也不止于花艺。”刘伟介绍,她们正在不断向场景打造、花艺课程、风格约拍等领域拓展。
如今,不晚花艺已经是非常受欢迎的枝江青年夜校站点之一。除了在店里上课,刘伟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市工人文化宫小岛书屋里,工作时话不多,但沉浸在分享插花技艺时,原本1个小时的课程常常和大家聊到2个小时。她笑着说:“跟他们在一起很好玩。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按照我教的正确方法来插,但不会完全照搬,会加入自己的小巧思。”
纸鸢载着祝福飞出窗户

“这是花店准备在妇女节推出的第一个文创产品,灵感来源于‘祝你铮铮,祝你昂扬’这句祝福。”忙完手头的一个订单,她欣喜地拿出新做的纸鸢风筝车挂,和我们分享。
竹骨绷起“鸟雀”的身体,像是赋予了其生命,小巧精致又灵动可爱。刘伟说:“我的身边有一群可爱有趣、独立自由的女性朋友,所以我特别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在她眼中,制作纸鸢车挂,不仅是应景的文创产品,更是传递积极生活态度的载体。
她相信,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就一定会被看见。就像她的花店,在避开热闹人世的天台静默绽放,凭借的就是这份对生活、对事业的认真与执着。
在春天来临之际,这些承载着美好寓意的纸鸢车挂也将飞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