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关于公布2025年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名单的通知》,枝江市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评审,正式成为“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
▶符合相关条件的孤独症患儿可以来我院进行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啦!
根据湖北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补贴政策
▶0-6岁受助儿童
补贴标准为1.6万元/人/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
且每月另有生活补贴500元,最高补贴10个月,每年最高生活补贴5000元。
(每月最高补贴共计2100元,全年最高补贴共计21000元)
▶7-15岁受助儿童
补贴标准为1.2万元/人/年,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
最高补贴6个月,每年最高补贴12000元。
(每月最高补贴共计2000元,全年最高补贴共计12000元)
※训练时间不足月数的,根据本地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年度补贴标准和训练时间核算每月补贴标准,按救助对象实际训练月数补贴康复费用。
此外,自2024年1月1日起,儿童孤独症被纳入门诊特殊病种范围,意味着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能享受到全面医疗保障待遇。儿童孤独症患儿备案特殊病种后,在我院康复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可按规定享受住院同等医保待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为70%。
孤独症早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是一组以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起病于发育早期,严重影响儿童发展,其诊断主要依赖医师对患儿孤独症特征行为观察及家长对行为的描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困难,早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信号
孤独症早期识别的5种行为标记
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依然有很多患儿没有得到及时识别,错过了2-5岁的黄金干预期。
▶1)不(少)看
指目光接触异常,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些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不(少)应
宝宝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字反应不敏感。不能用眼神和他人共同关注手指指向的其他物体或事件。
▶3) 不(少)指
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有表现,肢体动作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 不(少)语
多数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不是ASD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于语言发育延迟儿童也要考虑自闭症可能。
▶5) 不当
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言语的不当则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6-24月龄婴幼儿早期发现孤独症预警信号
当发现孩子出现预警信号时,家长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
孤独症的表现因人而异,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早期识别、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提升孩子的认知功能、社会行为、适应能力和语言技能,从而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
关于我们
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成立于2023年4月,于2025年1月成功获批成为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是枝江市首家公立儿童康复机构,承载着为全市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治疗的重任,填补了枝江市在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方面的空白。
康复中心拥有专业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致力于打造一支让全市人民满意放心,技术服务双一流的现代儿童康复团队。康复中心汇聚了一批专业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技术精湛、服务卓越的现代儿童康复团队,以满足全市人民的期望。儿童康复中心配备了多间功能各异的康复教室,如感觉统合室、语言训练室、认知功能训练室、物理因子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粗大运动康复室及运动治疗室等。此外,中心还配备了情景互动设备、海洋球池、悬吊装置、攀爬架、直立训练床、上下肢训练仪器等各类康复设施。
康复中心主要服务于0至6岁有康复需求及发育迟缓的儿童,目前登记在册的康复儿童约有40名。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中心提供包括言语及认知理解训练、精细功能训练、粗大运动训练、感统训练、社交干预、小组集体课程以及针灸推拿、理疗等全面的康复干预措施,致力于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效果。
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医教结合,筑梦康复”的服务理念,用爱心和温暖点亮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咨询电话:0717-451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