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女,1933年3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先后在湖北宜昌地区农业局、宜昌农校和枝江市棉花良种场、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了33年,一直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1990年退休后,李文英仍常年奔走在农家的田间地头,为农民义务做技术指导,先后推广了65个棉花新品种和50多种新药、新肥,无偿为农民开展技术讲座百余场,联系农户400余户,辐射农户近万户,帮助增收近千万元。20多年来,她下乡的路相当于走了10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并累积从退休工资中拿出10多万元,无偿推广农作物新种良种,被誉为“农民义工”、“棉花奶奶”,荣获“第三届湖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好人”等光荣称号。
立足岗位创佳绩。1957年,李文英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凭着对农业的热爱和事业的执著,她孜孜不倦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实践,先后在植保、土肥、农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她曾远去海南进行抗菌棉种的加代繁殖,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培育出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鄂枝03”。该品种在枝江将皮棉单产由亩产40多公斤提高到60多公斤,推广面积达4万多亩,占枝江全市棉田面积的40%。1986年至1995年间,她在城关白家岗村办点,试验、示范、推广抗病棉新品种中棉12系列中的89-15、鄂枝03和3138等品种。10年间种植面积累计达30000余亩,当年增产皮棉12万斤,产值增加24万余元。1984年,李文英被国家经委、科委、农牧渔业部、林业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88年被省科协、省妇联、省团委等授予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称号,被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技术推广献余热。1990年,57岁的李文英在被枝江市农业局返聘两年后才正式退休。本应安享晚年,但她闲不住,主动到枝江市多个农村义务指导棉农搞棉花田间管理,并推广一系列优良棉花品种。1994年,她在董市镇洪治村推广抗虫棉;1996年,推广杂交棉;1999年,从河北石家庄农科院引进棉花抗虫棉新品种标杂棉A-1;2000年,从武汉引进美棉抗王1号、2号。近年来,先后引进、示范、推广“中棉12”等新品种33个;推广夜蛾性诱剂等适用新药、新肥5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她先后在百里洲、董市、顾家店等5个镇,开展技术讲座百余场,技术指导作物面积1200多亩,联系农户400余户,辐射农民近万户,帮助增收近千万元。
无私奉献展风采。一年365天,有将近300天,李文英都奔波在下乡的路上。为了节约时间,她每天不吃早饭,出门时带上馒头和水。从住所到白家岗、凤良、洪治等联系村,平均单程在15公里以上。但李文英坚持下田查苗情、测虫情、看“三桃”(伏前桃、伏桃、伏后桃),引导农户适时壮苗、打枝、防虫、保桃,讲解用药用肥方法。她下乡的路程,总计相当于10个二万五千里长征,而期间所经历的艰辛、遇到的困难也是举不胜举。李文英对自己很节俭,对农民朋友却很大方。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促进增产增收,她自费为农民编印技术资料,累计发放6万多份;在联系村常年开办宣传栏2个,宣传植保、土肥和各种作物的高产技术;深入田间地头,上门进行服务,通过现场指导、电话答疑、寄留纸条等形式把技术传授给农户;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为贫困农民买种子、购农药。据不完全统计,21年间她支付试验辅助工工钱、为村民购买扶困种子、肥料钱和资料费等,累计达10万元。
“走田埂,问农事,解民惑,把功德记在农民的心坎上,把名声留在农民的口碑中。”国家、湖北省、宜昌市多家媒体连续报道“棉花奶奶”李文英半个世纪的“三农”情怀,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事迹,赢得了农民们的普遍爱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来源:枝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